2020年12月21日,冬至。湖北三鑫金铜股份有限公司食堂一派热闹非凡。60余名公司员工在一声令下之后,开始了包饺子比赛。冬日的暖阳映衬着微笑的面庞,一碗碗象征平安团圆的水饺让员工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湖北三鑫公司包饺子比赛。
与此同时,在祖国的北疆,中国黄金集团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下称“乌山”)的员工正开动脑筋,为代表着阳光、友爱、包容、善良、敬业、负责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大齿圈标志性建筑,设计重塑方案。
一南一北,年初年尾,两家矿山企业,在经历了与疫情的较量之后,显露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2020年,一言难尽。疫情防控的紧张、抗洪抢险的危急、复工复产的艰辛、保产保供的急迫,仿佛让国内黄金矿山企业在一夜之间失去了生机。然而,顽强拼搏,无惧磨难的黄金精神在这些关键时刻格外闪光,燃起了黄金人满满的斗志,也让“矿业开发过时了”的声音日渐式微。
▲乌山在经历了与疫情的较量之后,显露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在此之前,全球矿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国内矿业政策的日趋严苛,让很多人有了“矿业开发是否已经过时”的疑问,而黄金矿山企业在2020年的出色表现,给出了这一疑问的坚定答案。
矿产资源需求仍在加剧
矿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国防安全的基本保证。曾有专家做过这样的统计,当一个国家人均GDP增加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是加剧的。这一规律在农业化社会不是很明显,但在工业化社会就非常突出。当工业化完成之后,矿产资源的需求就会开始下降,直至一个比较稳定的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传尧认为:“我国现在正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按照这个规律,可以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还很旺盛。中国相对其他国家更特殊一点,因为中国有14亿人口,且城镇化进程比较快。基于这些原因,中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比别的国家要大。即便是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中国恐怕也不会像别的国家那样,马上转入对矿产资源需求下降或者比较稳定的阶段。我们这个平台期可能会稍微长一些。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谁掌握了矿产资源,谁就有了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一个保障。”
因此,孙传尧院士的结论是,矿业开发没有过时,也绝对不是夕阳产业。
▲孙传尧认为,即便是完成了工业化进程,中国不会马上转入对矿产资源需求下降的阶段。
从全球范围来说,今后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仍是不可或缺。现在,很多有远见的国家,不仅在大陆上开发矿产资源,还将矿产资源开发的触角伸向了深海,甚至月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工业化正在进行、城镇化不断推进的国家来说,今后三五十年,对矿产资源的大量需求是不可避免的。而我国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也是不争的事实。
2020,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紧要关口,澳大利亚曾威胁中国,如果不就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作出赔偿,就断供铁矿。不仅铁矿是我们的“软肋”,很多大宗矿产如铜、铝、镍、锰等,我国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国外进口。要破解这一难题,矿业开发需要更多力量。
矿业开发政策日益严格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错综复杂,一方面是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是我国大宗矿产资源对外依赖程度的居高不下,矿业开发毋庸置疑。然而,近年来矿业开发政策的日益严格,让许多人产生了疑虑。2017年7月,原国土资源部下发《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方案》后,各省、市、自治区分别制订了《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方案》。但是,清退工作对产业发展影响巨大。由于过去划定自然保护区时未充分考虑矿权范围,造成企业已合法取得的矿权划在保护区内,资源得不到开发。
以山东产金大市烟台为例,保护区内涉及26个黄金探矿权,清退工作的影响主要有四方面。
一是保护区的保护目标不够合理。二是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经济压力非常大。三是保护区内矿业权退出造成矿区治理与资源保护的矛盾,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四是矿业权退出面临大量人员安置问题,事关社会稳定。
而在此前不久,两个关于矿业权的文件已在业界掀起波澜。2017年4月13日,国务院发布《矿产资源权益金制度改革方案》(即“29号文”),2017年6月29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发布《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管理暂行办法》(即“35号文”)。这两个文件自发布以来便饱受争议,矿业界反对之声此起彼伏,地方政府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是困难重重。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说:“权益金是个重大问题,关系到我国整个矿业能不能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毛景文、蔡美峰在接受采访时也直指权益金关系矿业生死存亡,必须引起重视。来自企业的意见,来自专业人士的直言,以及业内代表在全国两会上的发声,无不希望国家能够尽快出台权益金制度修改后的政策,为我国矿业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这些急迫的声音不仅道出了矿业人的心声,更是让35名院士为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联名上书建议修改35号文。
▲陈毓川认为,权益金是个重大问题,关系到我国整个矿业能不能发展。
更早一些,2016年8月1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发布,将“采用氰化物进行黄金选矿过程中产生的氰化尾渣和含氰废水处理污泥”定性为危险废物。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于离不开氰化提金工艺的黄金企业来说,这一规定的出台如同给企业戴上了“紧箍咒”。同年12月25日,走过6年立法之路、历经两次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获表决通过,并决定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新环保法规定,对危险废物征收1000元/吨的环境保护税。也就是说,被定性为“危险废物”的氰化尾渣要征收1000元/吨的巨额税费。
这些政策的接连出台,难免让人产生“打压”矿业之感,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矿山企业正在寻求出路
显然,不是。
2020年底,《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发布。尽管依然将黄金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氰化尾渣定性为危险废物,但《名录》所附的《危险废物豁免管理清单》提出,氰化尾渣在满足《黄金行业氰渣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要求,进入尾矿库处置或进入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情况下,其处置过程不按危险废物管理。也就是说,氰化尾渣拿到了一张“绿色”通行证。而“绿色”不仅是矿山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寻求出路的秘钥,更是矿业开发布局的纲领。
今年1月,自然资源部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绿色矿山遴选名单,共有302家矿山通过遴选。加上此前我国已有953家矿山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这1255家绿色矿山,不仅彰显了我国矿业开发绿色布局的决心,也为矿山企业建设树立了榜样。
既有榜样,亦有引导。2020年5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联合编制了《有色金属行业智能矿山建设指南(试行)》《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冶炼工厂建设指南(试行)》《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加工工厂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有色金属行业的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在操作层面为企业开展智能制造提供顶层设计和全面引导。
我国矿业开发在逐渐告别粗放式开采之后,在经历了机械化、自动化发展阶段之后,现在正向智能化矿山建设目标迈进。在几年前,尚有一些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的业内人士认为智能化矿山建设过于概念化,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5G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建设智能化矿山已经成为业界的普遍共识。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智能化是核心技术支撑。
当我们在乌山采场目睹了无人驾驶卡车自如地装卸矿石,当我们在三山岛金矿的井下见证了机械化开采,当我们在苏尼特金曦的“智慧食堂”刷脸吃饭,我们有理由相信,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实现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正是矿山企业奏响高质量发展的强音。